找到相关内容148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陀本怀与人间佛教

    集谛为境,发断惑弘誓愿;缘、四摄等菩萨行法之道谛为境,发学法弘誓愿;缘佛果福智圆满之灭谛为境,发成佛弘誓愿。愿是正希求相,加誓则更深固坚牢,不可退转。真正发此四大愿誓,是谓初发深固大菩提心,亦曰...的人间佛教的特质。太虚大师把佛教的宗旨解释为上求菩提道,下化众生:“求菩提及利乐他之二愿行相,他处皆说为四,所谓:‘众生无边誓愿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果无上誓愿...

    金小方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3952195.html
  • 西藏佛教密宗文化简述

    眼者,即三明,亦为佛眼、慧眼、法眼之示相。九个头者,为九次第定,亦示大乘以为首。两只角者,即为智慧庄严、福德庄严之示现。其面为牛头者,即具大力之意。凡此含有印度文化习惯观念,尊重牛的象征。风土人情...间接从学以外,此外几位,都曾亲自依止学过。据贡噶活佛同我说:内地人士,大乘根器很多,例如破哇一法,在康藏修持,得到成就者,人中之二三而已。而在内地,学者差不多都能有小成就,实在可喜。我当时说:此所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14359234.html
  • 从《周易禅解》看三教关系

    法自利利他之道,本有差异,在《禅解》之中却被智旭毫无隔阂地统一起来。再如《谦》彖辞:"儒则文王视民如伤,尧舜其犹病诸。佛则种不可尽,我愿不可尽,众生尽,方证菩提。"[19]则儒释对举,揭示程、朱...后天八卦的问题。如他以《周易》河图之十数配佛法之[33]。同时,智旭以易说禅还包括易义理的问题,即易经、易传、易学的义理。"或问:子所解者是易耶?余应之曰:然。复有视而问曰:子所解者非易耶?余应之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12160317.html
  • 台宗诸法实相论述编

    生灭十二因缘,称性六,及一心三观、三德涅檠、乘观法、六即佛诸教理行证无不由此圆融三谛而发明。  (作者释慧成:1967年生,本所天台宗基础函授班教师。)  注释:  [1]慧岳法师《天台教学...以“如是”三转读,乃至“百界千如”等建立三谛圆融的理论,阐扬诸法实相;《摩诃止观》则以一念三千等阐明诸法实相理论及其修证;湛然大师在《文句记》中对“权实四句”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,以明“圆融三谛”这一...

    释慧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4560868.html
  • 禅,禅宗,禅宗之禅

    真理;外力崇拜作为自我净化的手段有用,而不能执为目的。佛教普遍提倡“三学”,广而为“八正道”、“三十七菩提分”,大乘佛教特别提倡“六”或“”,指的都是自力修持,而无外力崇拜的内容。  在全部修持中,所谓“禅”就是最重要,也是最具特色的一项。禅居“三学”之一,“六”之一,可以说,无“禅”不成修,无“禅”即无佛教。  一般都知道,“禅”是外来语音译“禅那”之略,意译旧作“思维修”,新作“静虑”,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32162868.html
  • 纪念太虚大师圆寂六十周年

    ”,是指从玄奘译百卷本《瑜伽师地论》中录出的《菩萨戒本》。大乘菩萨戒,本有重视行持的特点,而瑜伽菩萨戒则更明确了三方面的行持重心:律仪戒,这是遵从道德规范,对身心如法行为的要求;摄善法戒,这是摄持...制度涣散,人才凋零,法门衰蔽;从依佛法自修度人,到主动担负社会责任,都已经不敷支撑。佛法的形态与社会功能,一变而为“荐亡的佛教”,僧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了专以死为生的庙祝角色。在传统三教为主体的社会中,...

    释怡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3165355.html
  • 弥勒菩萨与瑜伽止观——浅析《解深密经.分别瑜伽品》

    真如缘起以及、十一地、佛陀三身等问题,都涉及此经的理论,这些都成为唯识宗的特殊义理与核心思想。太虚大师曾高度评价此经:“深密一经,木铎沙界,玄奘翻文,独超众师,研究法相,舍斯奚归!”  本经的内容...略释  表格中之四种所缘境事中第二是止境,因为奢摩他无分别;第一是观境,毗钵舍那有分别故;后二通止观境,止观通缘二种境故。要知“事边际所缘境事”,须地菩萨方能办到。而“所作成办所缘境事”,唯在佛地,...

    刘 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2166404.html
  • 星云法师:三世流转的生命

    一个志愿修学大乘菩萨法门的人,首先要发菩提心,上求下化,才能精进不断的饶益众生。《华严经》说: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法,是名魔业。”因此,菩萨的实践法门,首重于六波罗蜜,或波罗蜜。而作为菩萨的共同...犹易,神之欲谢,其去体也倍难。”从省庵大师的话中,可以了解生命转递的情况。  人的一期生命不过数寒暑,一期生命结束后,又转往何处去投生呢?或升天、或做人、或地狱,在五趣六道中流转不已,这个形体消灭了,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2869463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诗存

    谁是英雄敌万夫 一笔长锋扫千里 请君披甲莫支吾  赠宏传居士  昨死今生澈改装 劝君切莫学婆娘 丈夫发起冲霄志 万马千军莫敢当  其二  多生父母在三途 旷劫来今尚记不 欲报双亲深厚德 除非一齐修...自在禅 了得本来无一物 死生烦恼不相牵  其  每逢师友叹奇哉 别后音书绝往来 欲觅摩尼珠一颗 宝山到已忍空回  国庆有感  国庆年年虽例祝 今朝不与昔时同 如山国耻从兹雪 民族英雄建大功  四十九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1170440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佛说无量寿经讲记(六)

    ,也不可能成为上帝,永远只是上帝的子民。但是佛法是彻底的平等观,就是因为本体上众生和佛是平等的。所以这个叫甚深。   然后,就是从这个体中起妙用,起无量无边的行海,这叫做波罗蜜多行。通常说的六...这样就知道,“菩萨作幻,自于幻不迷”,并不会因此而起骄慢的心,觉得自己很了不起,能化这么多身,能这么多众生。这是说菩萨知道了虚幻,所以他一切众生,不见有一个所的众生。他说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佛说无量寿经讲记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095720325687.html